和展网公众号
和展网手机站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市会展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在首都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背景下,北京市会展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与国内外会展中心城市以及首都发展的新战略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未来北京应继续加快会展业的高端化发展,为首都城市功能建设提供支撑和促进作用。
第一,着力培育和建设“四核六板块”会展产业集聚区,完善建设现代化的大型专业会展设施。结合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以产业集聚和业态创新发展为目标,重点建设四大会展业综合发展核心功能区,即:顺义新国展片区、奥体会展片区、国展—农展馆片区、首都会展片区(大兴);六大会议业主导的会展产业集聚板块,即:密云龙湾水乡板块、怀柔雁栖湖板块、昌平小汤山板块、海淀稻香湖板块、石景山首钢板块、丰台青龙湖板块。四大会展核心功能区依托区内的专业展馆、会议设施和周边配套,大力引进和举办大型展会和国际会议、重大体育赛事、国际性演艺活动,开发会奖旅游;六大会议业主导的会展板块依托区县旅游度假区环境和设施,发展会议业、特色展会、民俗演艺重大节庆活动,打造各具特色、差异化发展的会展产业集聚区。另外,为应对国内外会展行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趋势,北京市采取政府先期投入和主导、后期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结合首都新机场建设契机,在南部地区(大兴区)规划建设处与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地位相符合,集展览、会展服务(会展策划、组织、工程、广告等)、会展培训教育以及居住、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产业集群方式带动相关生产性服务业互促发展的会展产业基地。加强现有专业会展场馆(特别是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周边地区设施配套和功能完善,创新发展服务业态。按照会展商务区或会展产业集聚区的要求配套宾馆、会议中心、商务楼、餐饮以及相关休闲娱乐设施;吸引会展相关配套企业(广告、公关、搭建、物流、咨询等)入驻,形成集聚效应;加快地铁M15号线建设,强化公共交通的直达性。
第二,大力培育依托北京产业优势的品牌展会,加快培育和引进实力雄厚的专业会展企业,强化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与会展培训基地的建设。在继续积极申办国际性重要会议和引进品牌展会的同时,结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自主创办一批定时定址的主题论坛,培育“中国服务业交易大会与展览会”等与居民生活关联密切、影响力大的商贸服务型品牌展会,以及若干依托特色产业的专业品牌展会,并鼓励国内会展企业以融资的方式直接整合国外展览品牌资源,联合打造中外合作的展览品牌。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旅游会展总部或分支机构落户北京,引导形成旅游会展总部经济聚集区。通过资源整合支持和鼓励会展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同时,建立健全会展人才培养机制与体系。积极发展会展高等教育,形成会展高等教育与会展职业教育、会展职业短训相结合的会展教育与会展人才培养基地,定期选派会展业相关管理部门公务员到新加坡、欧美等会展业发达国家或地区进修学习,开展会展人才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形成各个级别和层次的会展管理和会展技术人才评估机制和专业人员聘用体系。
第三,加强联动,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全面推进会展业与多行业融合发展。北京市积极落实《北京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加强对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改革管理体制,简化市场准入手续,把目前的多头审批、多头管理向地域性行业管理过渡,改被动的限制准入为积极的市场准入,加强中央单位与北京市之间以及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北京会展品牌服务体系。同时加速会展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会展统计制度的完善,构筑科学、完整、可比的会展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发展网络展览交易平台,实现实物展览与网上展览、网上交易之间的互相补充。另外,加强会展业整体宣传推广,整合政府、办展机构、会展中心、会展协会和驻外机构等各方资源,打造北京“亚洲会展之都”鲜明形象,全面提高北京国际会展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会展业和旅游业的互补联动,加强会展旅游软硬件建设,促进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利用高知名度景区对参展商和观展商的吸引作用,将大型精品旅游节庆活动和大型会展相结合,形成以会展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会展的良性互动的模式。
下一篇:唐山会展经济独特的“名片效应”